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常胜策略
8问8答,教会你
撰文:MSHK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小界以问答的形式,带你一起了解骨质疏松症。
1
5常胜策略0岁以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每日钙摄入的目标量是多少?优先通过哪些食物补充?膳食不足时如何选择钙剂?
每日需摄入1000~1200mg元素钙,我国居民日均膳食钙约400mg,因此需额外补充500~600mg/d元素钙。
补充方式:① 优先膳食摄入:建议摄入牛奶300~400ml/d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同时搭配富钙食物(如豆制品、深绿色蔬菜);② 膳食不足时补充钙剂:选择含元素钙的钙剂(如碳酸钙、枸橼酸钙),需注意钙剂的元素钙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安全要点:每日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2000mg,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患者补充钙剂;超大剂量补钙可能增加肾结石和疾病风险。
2
如何通过日照补充维生素D?实操要点是什么?
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和降低跌倒风险等。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首先建议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直接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常胜策略,注意避免涂抹防晒霜,但需防止强烈阳光灼伤皮肤。
日照合成维生素D实操要点:①日照时段:选择紫外线强度适宜的时段(如春夏季10:00-11:00、秋冬季11:00-13:00);②暴露部位:暴露手臂、腿部等皮肤(避免仅暴露面部);
3
补充维生素D3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不同人群的补充剂量及监测要求如何?
常规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维持≥20μg/L(50nmol/L);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其在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期间,血清25OHD水平如能长期维持在30μg/L以上,为理想状态。
补充剂量:① 优先通过充足日照合成;② 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者,每日口服维生素D₃ 1000~2000U;肠道吸收不良或依从性较差者,可考虑维生素D肌肉注射制剂。
用药监测:补充后2~3个月首次监测血清25OHD,如上述补充剂量仍然不能使25OHD水平达到30μg/L以上,可适当增加剂量,但要避免血清25OHD>150μg/L(可能引发高钙血症)。
4
哪些饮品会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
高风险饮品:含糖碳酸饮料(如可乐、甜味汽水)、过量茶及咖啡。
既往研究发现,与从不饮用碳酸饮料等含糖类饮品(添加了蔗糖、果葡糖浆等糖分的碳酸饮料)者相比,碳酸饮料每周饮用≥3次者骨折风险更高(OR=1.86,P<0.001);每日饮茶≥5杯者的骨折风险大于从不饮茶者(OR=1.21,P=0.028);每日饮用咖啡≥2杯者的骨折风险大于从不饮咖啡者(OR=1.84,P=0.001)。
5
蛋白质摄入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有何意义?推荐摄入量是多少?
充足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改善骨代谢、维持骨基质合成,避免因蛋白质不足导致骨量丢失。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日常进行抗阻训练的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
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与动物蛋白对围绝经、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的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可根据患者饮食偏好、过敏史灵活选择。
6
哪些运动类型可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不同运动的优势是什么?
阻力运动对改善髋部骨密度效果最佳,阻力训练结合蛋白摄入可改善老年人步态速度、肌肉力量以及人体成分;心身锻炼(包括太极拳、瑜伽、舞蹈)对改善股骨颈骨密度效果最佳;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有利于改善高骨质疏松风险人群和骨质疏松症人群的骨密度,提高平衡能力;广场舞、健步走、游泳等运动可改善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
7
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的关系是什么?推荐睡眠时长是多少?
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会增加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二者呈“U”形剂量-反应关系。中老年人每日睡眠时间以8~9h有助于延缓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既往研究发现,每日睡眠时间8~9h的参与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最低;与每日8h相比,睡眠时间每减少1h,骨质疏松症发生优势比为1.03;每增加1h,优势比为1.01;每日睡眠时间>8h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呈正相关(OR=1.22,P<0.05)。
8
如何通过居家环境改造,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风险?
①清除室内障碍物(如电线、杂物),避免地面绊倒;②卫生间、厨房等易湿滑区域铺设防滑垫,卫生间安装扶手(马桶旁、淋浴区);③改善室内照明,确保光线充足(如走廊、卧室安装感应灯);④固定松动地毯,避免边缘卷曲导致绊倒;⑤行动不便、跌倒高风险者可选用拐杖、助行架、髋部保护器等辅助器具,建议佩戴防跌倒手表,以提高行动安全性。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补钙须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中国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非药物干预防治指南(2025年版)[J]. 中华骨科杂志,2025,45(14):903-909.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J] .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4) : 1671-1691.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融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