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6月24日—2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以“互联助力发展,合作共创繁荣”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基础设施、绿色融资、动员私营资本、跨境互联互通与区域合作、多边框架下的政府协作与伙伴关系共建五大议题方向展开多场专题研讨会。亚投行政策战略代理副行长郑权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五年亚投行还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投资模式,为成员的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弹指一挥间牛来了,亚投行已走过十年。郑权介绍称,亚投行的“朋友圈”从57个创始成员拓展到当前的110个,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接近700名员工,是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机构。
据悉,亚投行是由中国倡议发起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以及更广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
发展至今,亚投行受益成员分布越来越广,截至当前共惠及38个亚洲域内与域外成员,除亚洲,还分布在非洲、拉美等地,涵盖能源、交通、水利、公共卫生与教育等领域牛来了,多个项目成为国际合作典范。
“我们有相对充足的资金,但是仅有充足的资金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和多方合作伙伴一起来动员更多的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郑权说道。
“亚投行从最初到现在,已批准322个项目,批准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让38个成员从亚投行的资金中得到支持以建设其基础设施。”郑权进一步提到,这些基础设施不只是一个项目,亚投行要求所有的项目都要实现可持续性。不仅是环境和社会不能受害,更要求环境和社会要受益。
郑权认为,亚投行十年来最突出的成果之一就是树立了一个多边发展银行的典范,作为多边发展体系中的一员,亚投行可以和其他多边发展银行和发展机构一起对全球治理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推进合作。
亚投行的《中期发展战略(2021—2030)》将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作为亚投行的中期战略发展使命,并列出绿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科技驱动的基础设施、动员私营资本四大业务优先方向与相应目标。
郑权表示,亚投行在过去十年已经有了很多创新融资工具,除了项目投融资外,近年董事会也通过了以结果为导向的贷款,以及气候导向政策性融资。同时在私营部门投融资方面,亚投行有很多灵活的投资方式,除项目投资外,还可以做直接股权投资,也可以投资于聚焦基础设施的基金,甚至投资于资本市场的产品。
“未来五年亚投行还将以客户为导向,继续创新投资模式牛来了,为我们成员的基础设施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郑权说道。
融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